2015-08-22

镒記中西菜館 Restaurant Yut Kee

最初有眼不識泰山,並不清楚镒記這家店。因為Capsquare的關係,誤打誤撞去到镒記的舊店,接著搜尋了資料才知道镒記的歷史。當許多老行業都已經被發展的洪流淘汰以後,經營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的老kopitiam,堪稱是少數能夠生存下來的奇蹟。

辦公室就在附近的《東方日報》曾採訪過這家吉隆坡人的老字號:鎰记是於86年前由現任掌陀人的爺爺李大鎰所創辦。在上世紀20年代,即英殖民時期,爺爺從海南島南下到馬來半島,在一名華商的僱用下当厨廚師,隨後自行創辦镒記。

镒記曾在2010至2013年期間,曾被TimeOut KL推選為Best Cheap Eats、Best Chinese、Best Malaysian Restaurant以及Best Hawker/Mamak。在其他各大知名網站或部落格的大力推薦下,慕名前往镒記的食客愈來愈多,成為吉隆坡城中的熱門早餐店。茶室內坐著的顧客和茶室外排隊的人潮幾乎一樣多。

始創於1928年的镒記,在去年搬離了原來的店址。新店址跟舊店其實只隔了一條小巷。在吉隆坡塔的見證下,這個外牆塗上朱紅色的三層式新建築,顯得更魁偉。屋簷下掛著幾個大字:镒記中英菜館,正式由茶室變身為餐館。

 镒記中西菜館 Yut Kee Restaurant
No.1, Jalan Kamunting, Off Jalan Dang Wangi, Kuala Lumpur




由小店遷移至大店,全新的镒記擁有更加寬敞的面積,以便能夠容納更多的餐座椅。固然換了地方,新鎰记還是刻意地保留了原來的懷舊感——小老闆特意到中國找來了原來的地磚,並把老店的餐桌椅、復古大鏡子、牌匾、復古風扇、泛黃剪報、舊式玻璃蛋糕櫃、白板大餐牌、創始人的老照片等等,統統都遷移到新店。

在新址重新營業的镒記,人潮依舊多,幾乎高朋滿座。這間接也讓其他公司找到了商機——新镒記的籬笆外忽然多了一些賣乾糧、賣小吃、推銷信用卡、慈善機構的攤位。

常客們都深知镒記的一項不明文規定:即是到場時,需要先在櫃檯向老闆報上名字作登記,形式有點像到診所看病一樣。登記完以後,就乖乖地走到店外站著或坐著,等待小老闆以宏亮的聲音呼叫自己的名字,接著跟隨服務生把自己帶到適當的座位上。由於顧客實在太多,故多人同行的話,可能會被拆散并分派到不同的座位;少人同行的話,則要將就一下,與其他人不熟悉的客人“搭臺”。這其實是一種相互尊重的體現;店家依據現場環境,以最公道的方式安排客人入座,避免等待時間繼續延長。無論是對客人還是對店家,任何一方都有益處。不過,個人還是建議四人同行是最佳的選擇。那是因爲店裏的餐桌基本上都可以一次容納4個人,因此會減少被拆散的幾率,同時等待的時間可能也比較短。





等待食物上桌的時間相對地短。一般上,在十至十五分鐘以後,熱騰騰的食物就會陸續上桌,由此證明厨房的流程編排妥當,提高了效率,服務令人滿意。

隨著時代變遷,城市中冒起了愈來愈多的摩天樓與購物商場。老建築就被一些不懂得珍惜歷史的人給摧毀,并沉沒在摩天樓的樓底之中。吉隆坡已漸漸地失去了原來獨特的特色。幸運的是,镒記把傳統的老味道保存了下來。當臺灣朋友問起吉隆坡市内怎麽找不到有特色的早餐店時,镒記即成了反駁他們的最佳範例。

海南雞扒、牛油蛋糕、Kaya瑞士卷、Roast Pork Roll、海南咖啡,依舊是镒記的招牌菜。其中Roast Pork Roll應該是最暢銷的招牌美食,由於限量出售,所以很快便賣斷市。Kaya瑞士卷則因爲出爐程序比較繁瑣一點點,故要吃它可能也要等上一小段時間。不過,令讓人滿意的是,食物的味道并沒有受到人數的影響而降低。


其實除了以上提及的美食以外,镒記也有售賣豬扒、羊扒、魚扒、牛粥、魚粥、鷄飯、叉燒飯、炒飯、燜飯、咖喱牛肉飯、海南炒麵、福建炒面、廣府炒、淋面、薑葱豬肉飯、薑葱魚片飯、牛腩飯、炒菜、Asam魚、燒海南麵包(即烤麵包)、蒸海南麵包……等數不盡的菜單,是一家名副其實的中西菜館,幾乎什麽口味的食物都能吃到。

大致上,各種美食都保持了原有的水準。唯海南咖啡的味道可能就會有比較明顯的偏差,但整體影響不大。畢竟镒記的海南咖啡是經過80多個年頭纍積下來的古早味,濃而不苦,香而不烈,非常符合中馬人的口味。

镒記店内也有售賣炒咖啡豆,價格爲1公斤馬幣32元。

 Kopi O MYR 1.80


單單看價格的話,镒記的麵食價格都普遍比較高一點點。不過,在上菜以後,您就會覺得這一碟面其實是物超所值的。

首先,像是這一碟淋面,即可以外觀知道它的分量并不小——麵條分量多以外,麵條、湯汁裏還隱藏了爲數不少的海鮮如蝦子、魷魚等等。比較起一般外面吃到的淋面,镒記的淋面湯汁比較稀,口味比較像稍微濃稠的湯水。加上覆蓋在麵條上的自家製作的炸香葱,整體口味還不錯。

除了淋面之外,镒記的炒福建面也值得一試。

 淋面 Lum Mee MYR 8


知名食客林金城曾在星洲日報的專欄《新古毛海南雞扒》里提及:
“當年瓊州人多在洋人及富裕西化的土生華人 (娘惹峇峇) 家庭當幫傭,或在英軍軍營裡做伙頭將軍;據1911年及1931年人口普查,報告書上分別記錄“海南人為華人中最具語言天才的方言群”,以及“他們多為家庭幫傭,尤其是歐人家庭幫傭中,十有九人是海南人”,依此可以想像當年景況,對後來海南人創業開西餐廳和咖啡店,甚至影響往後南來跟進者的職業取向,都不難看出端倪。

 如果說在咖啡店裡吃麵包喝西茶,是海南先輩將洋人的早餐習慣和下午茶文化給普羅本土化,那一客中西合璧的“改良版”雞排,則反應了他們因勢求變的智慧。由於早期華人多因風俗習慣不吃牛肉,又難以接受羊肉的膻味,所以海南餐廳為了要招徠華人生意,只好“突發奇想”,創出正規西餐裡沒有的雞扒”。

海南雞扒是80多年老字號镒記的招牌之一。它幾乎是所有食客必點的招牌菜之一。

一般西式肉扒都使用炭火燒烤,而南洋海南人版本的雞扒,則沾粉油炸,淋上洋人式的蘑菇醬汁,再加入洋葱、青豆、玉米粒、蘿蔔粒,以及切成一塊塊的炸馬鈴薯片。香氣十足的炸馬鈴薯片其實要比西餐里的炸薯條更好吃,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油膩感。

當然,愛吃扒的食客也可以將雞扒,換成自己喜愛的魚扒、羊扒、牛扒,或者其他地方很少有機會吃到的豬扒。

海南雞扒 MYR 9.50 



Roti Babi,名字直截了當,也説明了一切。它就像海南版的豬扒包。

上下兩層是法式吐司,外表看起來就像小叮噹的四次元口袋。口感柔軟的法式吐司中多了一股香氣十足的蛋香味。封閉在法式吐司内的餡料是經過炒香的豬肉碎,口感稍微有點干,而且會有一點點油。

剛剛由厨房端出Kaya Roll的老uncle放下手邊的工作,可以走過來說,吃Roti Babi的訣竅是加入放在桌上的Lea & Peerins李派林醬汁——Lea & Peerins是來自英國的老字號,始創于19世紀30年代,是老外最愛用來腌製肉類的醬汁。

倒入幾滴李派林醬汁之後,Roti Babi的味道會出現了不同的變化,令Roti Babi吃起來更惹味,也提升了食物的鮮味,更減低了油膩感。 

 Roti Babi MYR 9




Kaya Roll采用了镒記的homemade kaya,味道傳統且香氣十足,十分誘人,幾乎是來到镒記必點的美食之一。

剛出爐的Kay Roll,蛋捲的質感非常柔軟,口感濕潤且綿密。趁熱吃,風味更佳。

 Kaya Roll MYR 10/盒



镒記的牛油雲石蛋糕(Marble Cake),品質絕對不輸任何一家蛋糕店。

Marble Cake的口感扎實中帶點濕潤,濃鬱的奶油味、傳統的鷄蛋味、香濃的巧克力味、香甜的橙皮味,緊密地融合在一起,是Marble Cake的完美詮釋,完全能滿足個人的口欲。

就像動聽的音樂繞梁三日般,每一次想起牛油雲石蛋糕,腦海中最會浮現出镒記的牛油雲石蛋糕。那種香味是如此的具體。

 Marble Cake MYR 16/盒

 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

我想吃